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8:06:39 来源:未来资讯网 作者:红豆
70多年前蒋介石从大陆逃到台湾,带走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黄金,还有近60万士兵。这些士兵大部分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强制被抓壮丁,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,许多人还是单身。面对60万士兵的结婚难题,蒋介石居然想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昏招......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。蒋介石兵败大陆计划逃跑,选定台湾省作为后退之路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投降,9月初中方接受日本投降并且举行了受降仪式,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蒋介石明白接下来自己与延安必有一战,果不其然,几个月后解放战争爆发。刚开始凭借着西方国家支援给自己的先进武器,国民党军队占据一定优势。那个时候国内的主要大中型城市几乎都是被国民党占领,延安便提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之一,农村包围城市。仅仅过去一年多形势便发生了逆转,进入1948年优势开始逐渐向解放军转移,这也是蒋军输的最惨的一年。解放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,蒋介石手里原本是有高达450万余人的部队,同一时期解放军的兵力只有约150万人。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、签署《中苏友好条约》等,使得他获得苏联的帮助,又从美国和日本那里得到了先进的武器,建立了海陆空三军配置。双方差距如此悬殊,老蒋对于打赢这场内战充满信心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不仅优势开始向人民解放军那边转移,就连蒋军的兵力数量也在不停的下降。东北国民党军被解放军打的溃不成军,平津失守、淮海惨败,蒋介石真正体会一把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,1948年底明白什么叫做大势已去。以他的性格认输是不可能认输,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跑,他和幕僚制定几个方案。第一个方案是将主力部队转移到西康,以西昌为中心建立国民党的根据地,依托广大的西南地区为大后方继续与解放军抵抗。可惜的是,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西南多个地方,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决。蒋介石制定的第二个方案是逃到海南岛,认为海南是一座孤岛,又远离大陆,自己可以将这里作为最后的阵地。以海南岛为中心,以东南沿海作为屏障,蒋家王朝似乎还有一线生机,而第三个方案就是退守台湾。就在国民党军队前线节节失利的时候,蒋介石在后方却忙于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方案的好坏,突然想起自己在1946年同夫人宋美龄视察台湾时的情景。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岛屿,那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,还有丰富的矿藏。最让蒋介石动心的一点是,台湾长期被日本人占领,远离大陆成为孤岛。日本投降后当地自成一派,解放军的影响力根本无法辐射到此地,几经权衡之下蒋介石最终选定台湾作为自己的退路。不久之后,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,南京上海相继解放,国内形势发生巨变。蒋介石明白自己在大陆已没有立身之地,便开始逃跑计划,逃跑前他还带走大量的兵力和财物。1948年11月,蒋介石带走200万两黄金,数量占当时央行黄金储蓄的一半。彼时淮海战役如火如荼,蒋介石却像蚂蚁搬家一样拼命往台湾搬东西。1948年12月,他下令起运故宫文物,第一批就运走北京故宫博物馆文物320箱、34009件文物,运走南京中央博物馆文物220箱,其中包含大量明朝以前的刻本、手抄本等珍贵书籍,价值不可估量。数十万士兵面临结婚难题,蒋介石颁布特殊命令除了钱财文物之外,蒋介石还带走数十万士兵。当时兵荒马乱,各方的统计众说纷纭,有的人说带走5万,还有的人说带走了300万。蒋介石对于大陆赴台士兵提出一定的限制条件,其中主要包括国民政府职员、中高级官员中央以及各省民意代表及其家属,先烈遗属……还包括特殊功勋、知名人士、教授、高校教师、文化界人士、科研人员、新闻人员、医疗人员、金融家、专业家以及一些技术出色的工匠。撇开社会各领域的知名人士不谈,仅仅士兵军官加起来大约50~60万人,有相当一部分是在1948年、1949年这两年被强行抓壮丁带过去的。他们多数来自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湖南、四川,有的是去街上买菜,有的是去城里谋生,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国民党军队抓走。曾经有国民党军官回忆,这些强抓来的壮丁听说要坐船去台湾都不愿意纷纷逃跑,有些人逃掉又被抓回来,为了杀鸡儆猴便拿来几个枪毙。由此可见,来自大陆的年轻士兵并不愿意远离故土,但蒋介石却不管这些,所以如何让这些人适应台湾的生活成为头等大事。为安抚军心蒋介石开始“画饼”,告诉他们退守台湾只是权宜之计,还提出“一年准备,两年反攻,三年扫荡,五年成功”的口号,营造反攻大陆的假象。然而,这些士兵等了又等、盼了又盼,却发现回到家乡的梦想遥不可及,因为各种原因,台当局和大陆断绝各种联络沟通渠道,士兵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,只能被迫在台湾当地生活。仅仅是适应与自己故乡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气候还好说,可不少士兵正值壮年,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,如何在台湾安家立业,如何为自己找到哦啊另一半。现如今整个台湾省也不过2300万人口,那个年代人口数量比现在少很多,抛去男性、儿童、老人这些群体,适龄的女性数量本就不多,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结婚。全台湾适龄的结婚女子加起来估计都没有60万,蒋介石也明白这个道理,60万大军全部打了光棍可不是闹着玩的,稍微一“拱火”就可能引发巨大的兵变。于是他便想了一刀切的方法,陆海空三军所属学员生,只要未满38岁一律不得结婚。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?有人猜测一是让年轻的士兵不要沉溺在谈情说爱中,应该保持昂扬的斗志为反攻大陆做准备。第二个原因是有了家庭,士兵的经济负担就会增大,以当时的俸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,长此以往便会动摇军心。50年代,台湾男性的平均寿命为52.9岁,近60万被迫远离故乡到台湾生活的青年士兵,到38岁才达到结婚的资格,这条规定简直就是荒唐更让这些老兵没想到的是,自己还没等到结婚的年纪就被迫离开了部队,大多数人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。融不进他乡回不去故乡,台湾老兵生活艰难刚开始他们对蒋介石所说的反攻大陆还抱有期待,但时间一久就连最底层的士兵都意识,到这是一张空头支票,他们根本等不到那一天。许多来自大陆的士兵提出退伍申请,希望脱下军装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家乡,没想到所有的申请全部被拒绝。士兵在台湾待的越久越思念家乡的亲人,但部队上不允许退役,士兵们也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都回不了家,而且还必须要等到38岁才能结婚。20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,正常的生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,也让蒋介石很苦恼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又想到一个办法,建立起所谓的“军中乐园”,以达到安抚军心的目的。“军中乐园”是要花钱才能消费的,一次是10元,而普通士兵一个月的薪水只有8元,囊中羞涩的士兵根本就负担不起。50年代后期,跨过而立之年的士兵发现,自己如果在30岁左右混不到一官半职,只有一个下场被部队清退,此时距离他们到台湾生活也不过才10年的时间。这些人长期在军营生活,清退出队伍后没有一技之长傍身,又是人生地不熟,想要找份差不多的工作简直是难如登天。60年代在台湾街头出现令人心酸的一幕,许多赶出军队的老兵别说娶媳妇,连生活都成了问题,只能终日在街头流浪。绝大多数从大陆过去的台湾老兵,过了几十年依然说着家乡的方言,想念家乡的食物。即便有一些人比较幸运,熬到38岁可以娶妻生子,也时刻告诉自己的后辈家在大陆、根在故乡。套用现在一句网络流行的热梗,这些台湾老兵融不进他乡,又回不去故乡。70年代开始,越来越多的老兵抵挡不住思乡之情,许多人站出来希望台当局可以开放两岸探亲往来。后来,台湾省成立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,不少老兵都是该组织的成员。饱经风霜的老兵手举标牌,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台湾国父纪念馆门口,为自己争取权利,作家姜思章曾经为这些老兵写下《怒吼》一书,他说我们已经沉默40年。1987年,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宣布自当年11月2日起,允许符合条件的民众登记前往中国大陆探亲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在台苦熬40多年的台湾退伍老兵热泪盈眶奔走相告。1988年1月,台湾第一批返乡探亲团得以跨越台湾海峡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,其中有一些人已经有了白头发,他们穿着上面写着想家的白色外套登上长城,高喊着“我们回家了”。遗憾的是,更多从大陆到台湾的老兵因为经济等各种原因,一辈子都没有能返回故乡,而他们生前最大的遗愿就是死后能够落叶归根。现如今有一些志愿者做起“灵魂摆渡人”,帮助那些想了一辈子家、念了一辈子故乡的老人,寻找到远在大陆的亲人,帮助去世的老兵入土为安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